第(2/3)页 这条航线需要穿越咆哮的西风带,波涛汹涌,海况不良,对于商船而言颇为麻烦,因此运力很低。 美澳联军通过这条航线运送的物资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第77重型轰炸机联队,下辖第180、第181、第182三个大队,大约维持着90架B-17E轰炸机和40架B-24D轰炸机的规模。 众所周知战略轰炸消耗甚大,每架重型轰炸机光是航空汽油加满就要一万升,还不算挂载的航弹和各种零部件,因而这条航线的运力几乎全被战略轰炸所占用。 麦大帅对此十分不满意,他高傲地宣称:“如果这些物资提供给地面部队,那么早就把明军赶出澳洲土地了。” 他的大声疾呼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再加之美国上层已经在做长远考虑,尽量扩大美国在澳大利亚的影响力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也是美军发动塔拉瓦战役的初衷之一。 没了塔拉瓦切断航线,海运就要容易许多了。 现在一支代号SX-165的远洋船队已经启程,这支包括18艘自由轮和3艘C3远洋货轮的船队装载了可以武装4个摩托化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的武器、车辆、装备,以及大量机器设备和原材料。 可以说塔拉瓦战役震惊了美国上下,一些政客开始抨击联邦政府对东方的战略。 欧洲更重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也情有可原,可是真的有必要在太平洋上的偏僻小岛拼个你死我活吗? 一些右翼的激进人士甚至叫嚣要无视《日内瓦公约》而广泛的使用毒气,以减小伤亡。 理智的政客则建议要进一步拉拢墨西哥和巴西,更深入的影响、掌控二者,从而利用两国的人力组建大量陆军部队投入消耗战。 墨西哥现有约1900万人口,巴西现有约4200万人口,初步动员几十万部队不在话下。 世纪之初时,受美国干涉的墨西哥有70%的采矿业和50%的石油工业都被美国企业与资本掌控,深受美国人的压制,然而三十年代上任的卡德纳斯总统却强硬的将这些产业悉数收归国有,这引起了美国的极大不满,导致两国关系相当紧张。 横飞的战火让卡德纳斯意识到了一举两得的策略——向美国示好来充当“仆从军”,以牺牲换得独立自主,顺带还能争取到工业建设援助。 墨西哥上层萌生这样的想法不是一厢情愿,而是因为南美洲就有现成案例。 三九年时,美国为拉拢巴西而向其提供了700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用于经济建设,并派出教官团队指导训练巴西国防军。四〇年时,巴西总统瓦加斯正式向美国承诺:假如美国受到非美洲国家的攻击,巴西一定会全力协助。投桃报李,美国迅速通过了一项提案,无偿为巴西援建一座年产量150万吨的钢铁厂,也就是沃尔塔雷东达炼钢厂,历史上它是巴西工业化的象征。 几万、乃至几十万民众的伤亡换得经济援助,这值得与否?卡德纳斯认为是值得的。 想向前进一步就得向后抛弃一点,牛顿物理定律似乎在政治上也奏效。 不过,这不包含通过殖民掠夺一本万利而促使资本积累的老牌列强。 墨西哥和巴西都有以人力兑援助的念头,塔拉瓦战役让美国更为重视这一策略的可行性。 另一加快美国上层对仆从军建设的直接原因是正在进行中的阿留申群岛战役。 经大都督府考虑,对荷兰港的攻势首次大规模投入了日本仆从军,效果还行,差强人意。 乌纳拉斯卡岛是阿留申群岛之中第二大的岛屿,东西长约129㎞,南北宽约59㎞,山峦纵横,地形崎岖,这座岛屿的军事价值相当高,坐落岛屿北部的荷兰港是重要的海军基地。 【配图】 明军参战序列为陆战二旅、四十四师、一三七师等部队,随后又陆续部署了三个联队的日本仆从军。 这是一次尝试,旨在检验藩属国仆从军的战斗力。 客观条件也很充分——阿留申群岛距离东瀛列岛较近,己方投送能力充足;乌纳拉斯卡岛面积大、多山,美军借助地形优势进行纵深抵抗,一点点肃清他们肯定伤亡不小。 这种情况下,当精锐的明军部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抢滩登陆、歼灭浅近纵深之敌,那么后续的繁琐肃清任务就可以交给仆从军来干了。 明军完全把仆从军归于己方建制之下,冠以“某某‘义从’”的临时番號,在古时候该词意为归附的戎狄部族,也有志愿军的含义。 此次参战的日本防备军分别为:琦玉第三义从联队、仙台第四义从联队、福冈第七义从联队。 为节省开支,这些仆从军的武器装备颇为独特,是纯粹的轻步兵。 第(2/3)页